本网讯 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做客我校“八角讲坛”“清江学术论坛”,并在三江校区志远会议中心1号厅作了题为《稀土资源、科技和产业》的专题讲座,为2025级新生上了一门生动的入学教育思政课。校党委书记杨斌、校党委副书记徐志峰、副校长汪航出席讲座,中国稀土集团研究院首席专家廖春生,江西省工商联兼职副主席虔东稀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龚斌等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负责同志莅临讲座。稀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以及相关领导老师参加讲座。讲座由徐志峰主持。

严纯华围绕“稀土及其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全球稀土资源及中国的优势、全球博弈中的稀土科技和产业以及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我们的使命”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在报告中,他以“稀土”为核心切入点,紧密结合其团队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稀土元素的基础特性,深入剖析了其在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工业等关键领域的战略价值,并全面梳理了我国稀土科技发展的显著成就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在回顾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时,严纯华特别致敬了以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讲座中,严纯华通过生动的实验案例和通俗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青年学生可感可知的内容,现场掌声不断。
面对当前全球稀土领域的激烈博弈,严纯华指出,中国稀土产业正经历着从资源主导向科技主导的关键转型。他强调,“一个健康的稀土产业生态需要资源、产业、标准、文化四位一体,最终依靠人文精神和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现。”对于未来发展,他倡导要向自然界学习,开发新一代绿色分离技术,实现高效绿色生产。

在提问环节,严纯华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围绕青年学子提出的“在稀土研究中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大学生活中该如何掌握学科技术”“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以及“焦虑时如何保持初心”等问题逐一解答。讲座内容立意高远、内容详实,既有战略高度的宏观分析,又有科学原理的微观剖析,严纯华独到的教育理念、幽默风趣的言谈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学生代表向严纯华赠送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点燃青春——中国古诗词合唱系列》CD唱片与鲜花,对他的精彩报告致以真挚的感谢。

2025级化工研究生张佳熙在分享感悟时提到:“作为一名专门研究稀土的研究生,这是我首次现场聆听稀土领域‘大牛’的演讲。此次讲座不仅让我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到稀土这一关键矿产的战略重要性,更极大地激发了自身钻研学术的内驱力。这种精神层面的激励,对我未来的科研道路至关重要。”
(文/孙瑞、余爱琴、张昊阳 图/李齐、廖弘韬)